《夜上海》以华灯初上的都市夜景为画布,用蒙太奇般的意象拼贴勾勒出民国时期上海滩的奢靡与苍凉。霓虹灯管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投下流动的彩影,爵士乐声混着香槟气泡的轻响刺破夜空,旗袍开衩处晃动的珍珠流苏与黄包车夫脖颈的汗珠形成奇异互文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"不夜城"隐喻既是赞颂亦是诅咒,外滩钟楼指针永远停驻在狂欢时刻,而弄堂深处晾衣绳上滴落的水珠却丈量着真实的时间流逝。玻璃旋转门内外构成双重世界,穿白西装的男人用银质打火机点燃哈瓦那雪茄的瞬间,卖白玉兰的老妪正数着铜板裹紧磨破的棉袄。钢琴黑键与黄浦江汽笛在副歌部分形成复调,歌词刻意用"醉生梦死"这样浓墨重彩的成语解构浮华表象,暗线里流动着战前最后的清醒与悲悯。电车轨道在晨雾中泛着冷光时,所有镶金边的名片都成了褪色的戏票,唯有苏州河上的油污永远忠实地倒映着这个城市的双重人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