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浮躁》以都市生活为背景,通过碎片化的意象拼贴揭示现代人普遍的精神困境。歌词中"地铁站台的脚步追逐"与"便利店冷光下的泡面"形成鲜明对照,既展现城市生活的快节奏本质,又暗喻物质丰裕下的精神贫瘠。电子设备闪烁的蓝光、24小时不熄灭的屏幕等意象构成数字时代的囚笼,人们在信息洪流中不断刷新却找不到支点。副歌部分重复的"转圈"意象精准捕捉了当代人的存在状态——看似忙碌充实实则原地踏步,这种循环往复暴露出消费主义时代的精神空洞。歌词通过"橱窗里不断更换的流行色"等细节,批判了社会价值观的易变性与浅薄化,人们追逐潮流却失去自我坐标。而"凌晨三点的失眠"与"早高峰的哈欠"形成的时空闭环,更深刻揭示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异化本质。最终呈现的是在科技发达表象下,人类反而陷入更深的孤独与迷失,这种集体性的精神焦虑正是歌曲命名的深层意涵。歌词的价值在于用诗性语言完成了对当代文明的病理切片,让听众在韵律中照见自己的生存镜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