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谁来剪月光》以月光为意象,构建了一个关于思念与遗憾的抒情空间。月光在此不仅是自然景象,更被拟人化为情感的载体,它冷清却永恒地照耀着记忆深处无法触及的角落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“剪”字,暗含对情感的修剪与整理,暗示着试图将过往的碎片重新拼凑却终究徒劳的心理过程。夜色中的独白者与月光形成镜像关系,月光成为内心投射的荧幕,映照出那些未完成的对话、未兑现的承诺。城市灯火与古老月光的新旧对照,暗示现代人情感表达方式的变迁——通讯越发达,真心越难传递。副歌部分的诘问实则是自问,暴露出人类永恒的困境:我们永远在寻找能替自己解开心结的“他者”,却最终发现答案只能向内寻求。歌词结尾处月光“碎成糖”的意象,将痛感转化为某种苦涩的甜蜜,体现东方美学中“哀而不伤”的特质,让遗憾本身获得了一种残缺的美感。整首作品通过月光这一媒介,完成了对时间、距离与记忆的三重叩问。